為什麼父執輩都習慣把美元 (USD) 稱呼為「美金」呢?
這可以回溯到二戰時期,當時美國開始以黃金來定錨美元的貨幣價值,也就是知名的「布雷頓森林體系」(Bretton Woods System)。雖然 1971 年之後,美國脫離了黃金本位的貨幣設定,但國際金價還是習慣以美元作為定價標準。
什麼是布雷頓森林體系?
布雷頓森林體系開始於 1944 年,其核心概念是讓美元和黃金掛鉤:美國承諾以每盎司 35 美元的固定價格,向其他國家政府或中央銀行兌換黃金。其他主要國家貨幣則與美元掛鉤,因此美元成為實質上的世界儲備貨幣,所以美元才被稱為「美金」。到了 1960 年代末期,這樣的貨幣體系面臨到巨大壓力。由於美國在越南戰爭、國內福利計畫 (如:詹森總統的「偉大社會」) 上的支出龐大,引發了對外貿易逆差擴大,大量美元流入國際市場。
根據「特里芬難題」(Triffin Dilemma),為了維持世界貿易的流動性,美國必須不斷提供美元,但這會削弱人們對美元兌換黃金能力的信心。隨著海外持有的美元遠超過美國的黃金儲備,各國 (尤其是法國) 開始擔心美元超發,紛紛要求將手中美元兌換成實物黃金,這也導致美國的黃金儲備迅速流失。
尼克森衝擊:美元脫離黃金本位
1971 年 8 月 15 日,美國總統理查·尼克森 (Richard Nixon) 發表了一項震驚全球的宣告,也就是非常著名的「尼克森衝擊」(Nixon Shock)。當時的尼克森總統必須面對日益嚴重的「黃金擠兌」危機,還有國內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,尼克森政府不得已要採取激進措施。
他在當時的電視演講中,宣布了全新的經濟政策,其中最關鍵的就是「暫停美元兌換黃金」(Suspending the Convertibility of the Dollar to Gold)。這等於終止了自二戰後維繫全球金融秩序的布雷頓森林體系,也徹底改變了國際貨幣的運作方式。
![]() |
▲ 美國總統尼克森在 1971 年宣布美元脫離黃金本位 |
歷史意義
尼克森衝擊絕對是現代金融史上的一個分水嶺,它代表著美元與「黃金」連結價值的時代結束,但全世界又迎來了一個新的貨幣世代,美元必須利用別的方法 (像:軍事、國力) 來維持它的獨特性。雖然尼克森的大絕招穩定了美國動盪的國內經濟,但也為未來幾十年的高通膨和全球金融埋下了伏筆,全球貨幣交流產生了以下變化:
1 - 金本位制的終結
美元從此不再與黃金有任何官方聯繫,美元完全變成由政府信心支持的法定貨幣 (Fiat Currency)。2 - 浮動匯率的開始
由於各國貨幣失去了美元這個穩定的錨,主要的世界貨幣 (如:日元、德國馬克等) 也被迫轉向浮動匯率制度,這代表「市場供需」轉變匯率的關鍵。3 - 美國獲得印鈔自由
美國政府正式擺脫了黃金儲備的約束,可以更自由地透過發行債務和印鈔,來實施擴張性貨幣政策應對經濟衰退,但也因此埋下龐大國債的風險。![]() |
▲ 尼克森衝擊絕對是現代金融史上的一個分水嶺 |
延伸閱讀:
【生活分享】為什麼我們常把美元稱呼為「美金」?
【生活分享】條條大路通羅馬,來看古代與現代的道路差異!
【生活分享】投資護國神山台積電,還要來點生產設備的冷知識!
【生活分享】長時間通勤讓生活壓力多 8 倍,更會影響好「薪」情!
【生活分享】台灣的現在進行式,少子化、高齡化、中產階級萎縮!
【生活分享】全球超商霸權生變,Circle K 準備收購 7-Eleven 成為超商霸主!
【生活分享】外媒進行問答盲測,評選出最佳 AI 聊天機器人!
【生活分享】買冷氣到底省不省電,直接比較 CSPF 數值立分高下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更多內容,歡迎關注『布蘭特大叔』
部落格:https://bit.ly/UB-WebSite
FB 專頁:https://bit.ly/UB-FB
YouTube 頻道:https://bit.ly/UB-YouTube
Threads 脆:https://bit.ly/UB-Threads
0 留言
歡迎留言,大叔會盡快回覆您喔!
Emoji只是有時候垃圾留言較多,偶爾會開啟審核過濾。
只要確認有送出,大叔都會看得到留言。